2011年12月12日

關於「宇昌為國家賺七億」雜談(20111212)

根據中裕新藥(宇昌生技為其前身)的財務報表來看,宇昌生技成立至今四年多將近五年,年年虧損,沒有一年是賺錢的:(2008年虧3.9億,2009年虧2.2億,2010年虧2.3億,2011年前半年虧1.09億),累計虧損至少9.5億;宇昌生技至今尚未開發出商業產品,也沒有常態的營業收入。

一個年年虧損,從來沒有獲利過的公司,在民進黨人與翁啟惠院長的眼中,居然「在短短三年內為政府創造七億元以上的利潤」!這怎麼可能?

確實可能!因為宇昌生技除了不斷找財團增資、找基金會補助外,後來更跑到「興櫃市場」公開發行股票集資;希望透過販售未來美好的前景,來吸引無數個民間投資人貢獻資金。

畢竟,一間公司如果沒辦法用正常的盈餘來回報股東,就只能靠拉抬股價來讓股東獲利了。

根據中裕新藥最近股票的參考價來計算,宇昌生技的市值大約有六十億。用這種角度來算,國家發展基金這個原始股東,自然獲利頗豐。

然而,這種「用股價與公司市值計算報酬率」的方法,並不是會計的標準作法。

根據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的看法:會計在評估創投事業、共同基金、信託基金等長期股權持有者的投資損益時,除非在投資之初另有約定,不然應該採用「權益法」(equity method)評價,較能允當表達投資實況。

若根據權益法,國家發展基金對宇昌生技的投資報酬率,應該根據宇昌生技每一年度稅後純利來計算,而不是根據股價的漲跌來計算。誠如前述:宇昌生技成立至今年年虧損,因此實際上國家發展基金的投資是嚴重虧損,而非獲利。


即便我們不採會計準則上的權益法計算,而採取一般散戶用股價市值計算的方法,所謂「獲利達七億以上」的說法也是有爭議的。

因為「興櫃市場」採取的是「議價交易」(而非「集中市場」與「店頭市場」的「撮合交易」),其股票的買賣必須透過券商居中穿梭協調,以求讓買方與賣方的報價達成合意。因此,興櫃市場的股價只是一個「參考價」,實際成交的價格往往與參考價相差甚多,而且經常會出現成交價的「跳空」現象(因為幾個成交價之間相差甚多,使得價位統計線型圖上出現缺口)。

換句話說:國家發展基金若真要把手中持股出脫,是不是真能用今天看到的參考價來算,是非常存疑的。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只要國家發展基金決定出脫持股,其成交價就會開始狂跌。

簡言之:國家發展基金看似獲利甚豐,但那只是紙上富貴;因為實際的市場上並不一定有願意以此高價承接國家發展基金手中持股的新的投資人。


再說,用「獲利頗豐」這個角度來談國家發展基金,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因為國家發展基金成立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幫政府賺錢,而是要提昇國家的產業實力。因此,評估國家發展基金投資宇昌案的成效,就應該看它是否成功地培植出了我國生技上中下游的產業鏈,而非看國家發展基金在宇昌案的投資項目上,到底賺了多少帳面利潤。畢竟,國家並不是為了想要〝撈一票〞才動用公帑來投資私人公司的。

既然如此,國發基金就絕對沒有在宇昌產品尚未研發完成、尚未開始營收的情形下,就把持股賣掉的道理。畢竟,倘若宇昌生技產品尚未研發完成,公司也尚未開始有營業收入,它又怎麼可能通過「原料-產品」來連結上、中、下游產業鏈,並達成促進生技產業的目標呢?


倘若國家發展基金現在為求獲利了結,而把手中持股趁此高價盡數出脫,那國家發展基金的所作所為,就不是在培植什麼生技產業,而是像炒作股價、坑殺散戶的股市作手一樣:利用資訊或資金優勢,提早進場;進場後把股價炒高,吸引一般散戶人進場;最後趁著股價泡沫還沒破掉,把手上持股倒貨出清獲利了結。

倘若國家發展基金成立的目的,不是要坑殺一般散戶,則國家發展基金就不可能在宇昌生技尚未站穩的此刻把手中持股賣掉。

倘若國家發展基金根本就不可能選擇「趁現在股價高的時候獲利了解」,那現在用股價來計算國家發展基金的投資報酬率,就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翁啟惠院長與宇昌生技的公司派,發布「替國庫賺超過七億」這種新聞稿,只是不想被社會大眾看穿:宇昌生技目前還是一個超過三十億的大錢坑,未來有機會但不是絕對就能轉虧為盈。

其實翁啟惠院長多慮了。

生技產業一向都是燒錢的大錢坑,很多公司都得先經歷十幾二十年的虧損,最後才能回收(當然,最後沒能回收只好破產的公司也不少)。翁啟惠院長既然是科學家,自當實事求是地把宇昌生技至今還在虧損的現狀向股東及社會大眾說明清楚,相信社會大眾一定都能體諒翁啟惠院長為了提昇臺灣生技產業所作的努力才是。

民進黨人也多慮了。

因為評價國家發展基金是否有成效的標準,不在於國家發展基金到底獲利多少,更不在於國家發展基金有沒有找到下一個願意用天價接手股票的笨蛋,而在於國家發展基金的投資,除了讓蔡英文家族的台懋生技創投賺到錢之外,能否真正提昇臺灣的生技產業實力。

故意避重就輕、扭曲事實,只會讓人更加懷疑「背後是否還有更多、更骯髒的貓膩」而已。

沒有留言:

精選文章

隨意刪除個人社交版面別人的留言反而不利追求自己的言論自由雜談(20230617)

其實我一直都深信:除非留言的人是惡意造謠,或是使用污言污語謾罵或作人身攻擊,不然,無論留言的內容為何,我們都不應該隨意刪除,尤其不應該根據「我覺得你說的不對」這種主觀判斷而決定刪除人家的留言。 有人以為:每個人的版面都是自己的空間,所以有權利決定自己到底要留下哪些留言在版面上...